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中心于2018年12月7日(星期五)下午2:30 -4:30邀请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李清教授做了题为“基于多层次作用物质与效应表征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从Biomarker到Q-marker”的学术报告。
李教授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方法和中药有效成分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完成了酸枣仁汤颗粒剂临床前研究,生物体内多胺水平与癌症及抗癌中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制订了大花红景天质量标准,对中药艾迪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和经典名方开心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基于过程控制和代谢组学的药品质量评价体系以及辽宁省创新药物孵化平台-高端仿制药和中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载论文40余篇。副主编和参编教材6部。申请专利10项,授权2项。
李教授的报告有来自本中心PI、药理教研室、药学院各教研室等众多师生的积极参与。李教授首先先容自己进入研究领域的经历,报告中李教授先容了中药质量控制从辨状论质、现代分析方法的引入到基于多层次作用物质与效应表征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的进展。以菊花和野菊花欧洲药典标准的制定为例,详细先容了中国药典与美国药典、欧州药典等中草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不同要求和各自特点;以五味子治疗抑郁、开心散治疗AD、多胺类体内分析为例,重点先容了从Biomarker到Q-marker的中药质量评价新模式的探索。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寻找疾病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根据给药前后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推断中药中可能的药效成分,最终建立基于药效成分基础上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此次李清教授的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使大家了解中药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的进展。促使大家去探索中药质量评价新模式,对大家寻求新的标志物有一定的启发。
版权所有:44118太阳成城集团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邮编:050017
冀ICP备字05002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