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44118太阳成城集团>>校园要闻

校园要闻

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燕赵脑科学高峰论坛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举办

发布时间:2023-04-13

4月13日,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举办。河北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雷彦广,学校党委书记翟海魂,校长王宝山,党委常委、副校长闫宝勇,13名来自国内知名院校的学术委员会专家受邀出席会议,莅临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赵继宗教授,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常永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陈厚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军教授,北京大学时杰教授,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北京大学王韵教授,苏州大学徐广银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徐天乐教授,南京大学徐运教授,军事医学研究院袁增强教授,厦门大学张杰教授;44118太阳成城集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温进坤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张海林教授、韩梅教授、武宇明教授出席会议;校区相关二级单位负责人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闫宝勇副校长主持。

21.jpg

翟海魂代表学校党委对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专家、领导长期以来对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给予的关心支撑表示诚挚感谢。他回顾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过程,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临床研究与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积极贡献。他指出,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恰逢学校处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起步阶段和深入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学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将一如既往深刻实践“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国家”的发展规律,一如既往大力支撑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一如既往以高质量发展积极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他希翼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部重实验室科技引领和“科研引擎”作用,凝练学科特色,提升科研水平,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向持续发力,不断取得新突破。

雷彦广代表省教育厅表达了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肯定和支撑。

王宝山校长为学术委员会专家颁发了聘书。

会上,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海林教授就实验室建设情况、发展方向、已取得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汇报。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张杰教授对实验室未来发展作了规划与展望。赵继宗院士组织与会专家对实验室发展提出中肯建议。学术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了科研平台的引领作用,在基础科研、临床研究和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学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科梯队,为44118太阳成城集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等作出重要贡献。今后,重点实验室应继续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坚持神经与血管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攻关,整合并协调资源优势,注重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做好科研成果转化,把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科研团队和学术交流中心。

随后,第一届燕赵脑科学高峰论坛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办。赵继宗院士围绕脑科学领域研究进展及其与临床转化的联系作了主旨报告。刘军教授、时杰教授、王韵教授、徐天乐教授、徐广银教授、孙金鹏教授、陈厚早教授分别围绕《帕金森病的预警》《睡眠与脑功能调控》《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与慢性痛发生发展关联机制研究》《记忆印迹:从原理到应用》《慢性内脏痛的中枢神经环路机制研究》《类固醇激素膜受体家族的发现及GPCR对痒觉和力的感知机制》《SIRT2在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中的保护作用》等主题作了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采取“线下+线上”同步直播进行,线上累计吸引 8248 人次观看,取得了良好效果。

 

供稿:基础医学研究所

编辑、摄影:宣传部

校内链接

版权所有:44118太阳成城集团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邮编:050017 网站维护:44118太阳成城集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冀ICP备05002885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851号

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燕赵脑科学高峰论坛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举办

2023.04.13

4月13日,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举办。河北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雷彦广,学校党委书记翟海魂,校长王宝山,党委常委、副校长闫宝勇,13名来自国内知名院校的学术委员会专家受邀出席会议,莅临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赵继宗教授,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常永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陈厚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军教授,北京大学时杰教授,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北京大学王韵教授,苏州大学徐广银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徐天乐教授,南京大学徐运教授,军事医学研究院袁增强教授,厦门大学张杰教授;44118太阳成城集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温进坤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张海林教授、韩梅教授、武宇明教授出席会议;校区相关二级单位负责人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闫宝勇副校长主持。

21.jpg

翟海魂代表学校党委对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专家、领导长期以来对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给予的关心支撑表示诚挚感谢。他回顾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过程,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临床研究与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积极贡献。他指出,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恰逢学校处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起步阶段和深入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学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将一如既往深刻实践“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国家”的发展规律,一如既往大力支撑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一如既往以高质量发展积极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他希翼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部重实验室科技引领和“科研引擎”作用,凝练学科特色,提升科研水平,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向持续发力,不断取得新突破。

雷彦广代表省教育厅表达了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肯定和支撑。

王宝山校长为学术委员会专家颁发了聘书。

会上,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海林教授就实验室建设情况、发展方向、已取得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汇报。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张杰教授对实验室未来发展作了规划与展望。赵继宗院士组织与会专家对实验室发展提出中肯建议。学术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了科研平台的引领作用,在基础科研、临床研究和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学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科梯队,为44118太阳成城集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等作出重要贡献。今后,重点实验室应继续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坚持神经与血管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攻关,整合并协调资源优势,注重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做好科研成果转化,把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科研团队和学术交流中心。

随后,第一届燕赵脑科学高峰论坛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办。赵继宗院士围绕脑科学领域研究进展及其与临床转化的联系作了主旨报告。刘军教授、时杰教授、王韵教授、徐天乐教授、徐广银教授、孙金鹏教授、陈厚早教授分别围绕《帕金森病的预警》《睡眠与脑功能调控》《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与慢性痛发生发展关联机制研究》《记忆印迹:从原理到应用》《慢性内脏痛的中枢神经环路机制研究》《类固醇激素膜受体家族的发现及GPCR对痒觉和力的感知机制》《SIRT2在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中的保护作用》等主题作了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采取“线下+线上”同步直播进行,线上累计吸引 8248 人次观看,取得了良好效果。

 

供稿:基础医学研究所

编辑、摄影:宣传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